东安县首例!东安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

8月18日,我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邓立恒与主治医师彭伟旗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介入专家主任医师曾志青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首例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此例手术的难度为四级(最高等级),是东安县域内的首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标志着东安县人民自此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大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团队的诊疗服务,对推动县域内卒中中心建设也具有跨越式的作用!
患者男性,39岁,因突发头痛、呕吐4小时余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经初步会诊结果为:1.蛛网膜下腔出血 2.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可能性大。
专家团队得知其病情后,为患者做了详尽的检查后确定可以进行该类介入手术,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



在麻醉科王伟主任团队及介入中心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全麻行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造影后可见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大小约2.1*1.8*1.6mm;取支架导管在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头送入动脉瘤内,退出微导丝,经微导管填入3枚弹簧圈,造影显示稳定,动脉瘤已致密填塞,再将支架完全释放;再次进行造影,确认情况良好,退出导管后结束手术,患者安返ICU。患者苏醒后言语对答流畅,四肢活动完好。


弹簧圈紧密栓塞↑


脑卒中起病急,病情凶险,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介入治疗的又一创举,标志着我院在脑血管疾病治疗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技术的的成功开展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石,让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的医改目标和要求。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


为什么选择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最常用的材料是弹簧圈,弹簧圈是一种铂金材质的金属丝,质地柔软。在栓塞手术中,将一根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然后用推杆将弹簧圈经微导管推入动脉瘤腔内。血液流到动脉瘤里去的时候,在动脉瘤壁的边缘会形成很多小的漩涡,会像河道一样,这些涡流就会让血流速度变慢。向动脉瘤里打弹簧圈,实际就是让这种血流变慢的情况人为的变大,血流就变得非常慢,在短时间内基本就停滞了,动脉瘤内的压力就会明显下降,破裂的可能性也就变得非常小了。
我院神经内科是县级重点专科,院医学重点学科。对于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头晕、头痛等神经内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获得了东安县、邵阳市等周边病友的一致好评和信任。在脑血管病方面,开展了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及康复治疗,率先在永州市开展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硬膜下血肿。2015年参与了国家科技计划“十二五重大专项H高血压惠民工程”,在脑卒中一、二级防治疗方面经验丰富。2017年高质量通过了湘雅医院验收的县级脑卒中中心,静脉溶栓术更加规范快捷有效,大大减少了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22年开展了脑血管介入诊疗,并成功开展四级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神经内科骨干人员先后于湘雅医院、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诊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科室的目标是打造技术过硬,认真负责的医疗队伍,为东安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术者介绍 

东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邓立恒 主任


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临床内科工作10余年,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篇,曾在湘雅医院进修。永州市神经内科委员会委员,永州市脑心同治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脑出血,脑梗死,头晕头痛,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内科危,急,重症的中西医诊断、治疗及康复。

东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彭伟旗 医师

毕业于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从医6年,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擅长治疗脑梗死、脑出血、面神经炎、头晕、头痛、帕金森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熟练掌握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熟练掌握脑血管造影。


2022年9月8日 16:27

+ 就诊指南

2024-04-24

+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