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别再谈“艾”色变!
多年来
我国艾滋病疫情
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尽管感染率不高
感染的绝对数仍然很大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从谈“艾”色变到理智预防
你需要知道这些↓
它从哪里来?
20世纪70年代末期
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矶
发现一种奇怪的病:
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几近崩溃
还会感染其他各种不同寻常的疾病
更可怕的是
当时
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
治愈率为零!
1982年,这种病被命名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即艾滋病
为了找到病毒源头
美国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团队
通过多地多种取样、分析和研究
推算出一种“类艾滋病毒”
该病毒最早于1908年出现在
猴子和猩猩身上
因为有较强的免疫力
大多数猩猩和猴子
只是携带病毒并不发病
但是当病毒进入人体
很快进化成人类艾滋病病毒
20世纪60年代
艾滋病病毒逐渐通过加勒比海地区
传到美国东部、东南部
进而到欧洲和亚洲
1985年6月
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
为来华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
现在,全世界都深陷其中
它是怎么传播的?
1.性传播
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他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2.血液传播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甚至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这类妈妈需要从怀孕初期就开始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尽量阻断母婴传播,是可以生下健康宝宝的。
一般的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抵抗力较弱。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等不会传播,蚊虫叮咬、咳嗽和打喷嚏也不传播,所以,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不会感染。
它能被治愈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
*最大限度和持久地降低病毒载量
*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是
艾滋病是可以被控制的
在暴露于高危行为72小时内
尽早使用阻断药可减少感染风险
持续检测不到HIV病毒=没有传染性
2018年11月23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表态支持
国际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的
“测不出病毒的HIV感染者
没有传染性”的结论
日常预防怎么做?
1.安全性行为: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针头:
不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
4.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5.注意外伤防护:
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人人知“艾” 健康无“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