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健康宣教
1.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等症状,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①上消化道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及胃空肠吻合术后所致出血,统称为上消化道出血。根据病因可分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②下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其中至回盲部为小肠出血,回盲部以远为结直肠出血。近来随着对小肠疾病的逐渐认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又称小肠出血,并逐渐从下消化道出血中独立出来。
二、典型症状
1、呕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量大者呕血,少者则无。出血速度慢多为棕褐色或咖啡色,短期出血量大则为鲜红色或有血块。
2、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多提示为上消化道或高位小肠出血。
3、便血: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表现,若上消化道出血>1000ml,也可有便血,大便呈暗红色血便,甚至鲜血。
4、失血性休克: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甚至晕厥、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5、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表现。
6、发热:消化道大量出血后,部分患者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
三、伴随症状
1、根据原发病因不同,可分为腹痛、黄疸 、口渴、冷汗、心悸、意识障碍等症状。
(1)出血量少(5-50ml),肉眼不能观察到粪便颜色异常,仅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及(或)存在缺铁性贫血。
(2)胃内积血>250ml可引起呕血。
(3)短时间出血量>400ml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4)>1000ml可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休克表现。
2、如下征象提示存在新发的消化道出血。
(1)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排出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
(2)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后又恶化。
(3)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4)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5)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性出血。
3、建议下列情况的患者到重症监护室(ICU)或抢救室进行治疗:
(1)意识障碍。
(2)脉搏增快,超过100次/分,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
(3)收缩压<90mmHg(或在未使用药物降压的情况下收缩压较平时水平下降>30mmHg)。
(4)四肢湿冷,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
(5)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以及持续的呕血或便血。
四、基本饮食:
基本饮食分类:禁饮食 流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 软质饮食 普通饮食
各种饮食的适应证
①禁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伴有恶心和呕吐者,应禁饮食1-3天,但应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及电解质,必要时需输注红细胞。
②流质饮食:对少量出血无呕吐,临床表现无明显活动出血者,此期约需2-3天,宜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如:温水、米油、米汤、稀藕粉、菜汁、果汁、营养粉等,每餐100-200ml,每日6-7餐,总热量836-1195kcal,但仍需给病人补充足够液体及电解质,贫血者应输注红细胞。
③半流质饮食:适用于出血停止期的患者,约需5-7天,此期饮食应以完全无刺激、少渣、半流质为原则,宜添加泥、末、粥、羹等。每次量为200-300ml,每日5-6餐,总热量1500-2000kcal,此期根据情况可给病人补充少量液体及电解质。
④软质饮食:适用于出血停止后恢复阶段的患者,饮食以完全无刺激、软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主要为稀粥、小笼包、小馄饨、馒头、面包、碎菜、软烂的面条、面片、肉丸、炖鱼等,每日3-4餐.总热量2200-2400kcal。
⑤普通饮食:用于消化道出血康复期病人,进食内容为软质、易消化、无刺激、富含营养的饮食,每日3餐,进食不宜过饱。
5. 进食原则
主要以细软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豆奶、豆浆、鸡蛋,豆腐花等,主食:以面食为主,蔬菜可给新鲜嫩菜,每天营养成分供应:蛋白质不低于1g/kg体质量,脂肪50g左右,以植物油为好,碳水化合物应给300g,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以免缺乏,患者所吃食物,必须切碎、煮烂,可选用蒸、煮、软烧、烩、闷等食物,不宜用油炸、爆炒、冷拌的食物;忌食产酸食物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禁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豆芽、韭菜、竹笋及干果类、烈酒、浓茶、咖啡、辛辣食品,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进食时要保持心情舒畅,细嚼慢咽,不可过饱或暴饮暴食。避免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过强的食物,避免增加对黏膜的损伤、破坏曲张静脉或溃疡面而再次引起大出血。
联系方式:东安县人民医院五病室(消化、肾病内科)0746-4224025
内镜中心:0746-4220039